计算机科学教育与VR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 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总会

计算机科学教育与VR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


会议纪要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新工科教育专业委员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工作委员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工作委员会、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计算机科学导论”工作组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联合主办“计算机科学教育与VR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于2019年5月25日至27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参加大会的专家、教师代表和企业代表超过100人。本次大会主要有两项议题: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以及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


本次会议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区10教516报告厅举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黄心渊会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周娅副校长分别致辞。会议围绕着“新工科教育”、“计算机通识教育”和“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建设”等不同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先后有以下大会报告:


  • 1、中科大陈国良院士,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文化、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

  • 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古天龙教授,数字化社会下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

  • 3、合肥工业大学李廉教授,敏捷教学形态——概念与内涵

  • 4、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冲击与对策思考

  • 5、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教授,VR技术推动下的虚拟仿真金课建设与思考

  • 6、西安交通大学桂小林教授,面向赋能教育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 7、深圳大学王志强教授,新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初探

  • 8、山东大学郝兴伟教授,智能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的改革思路

  • 9、贵州财经大学邓明森教授,《金融数据分析》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10、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董荣胜教授,浅议“计算学科的方法论”


大会报告结束后还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讨论与交流。北京理工大学李冬妮教授主持了“新工科与VR”分组讨论,河北大学袁方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陈强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赵广辉副教授、兰州交通大学李敏之副教授、长江大学卢江副教授等分享了各自学校开展虚拟实验建设、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等方面的经验。李凤霞教授和王志强教授在交流中围绕新工科建设、双万计划、虚拟仿真示范项目等大家关注的热点给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山东大学郝兴伟教授主持了“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分组讨论,围绕新时代计算机通识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山东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1+N”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相关学校分别介绍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遇到困难,主要包括课程学时少,被取消的危机依然存在,《人工智能导论》等新课程建设师资问题和教学实验条件缺乏等问题,都是制约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难题。


通过交流与充分讨论,与会代表对计算思维、敏捷教学、信息素养、人工智能教育、虚拟仿真金课、赋能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计算机通识教育和计算学科方法论等教学理念或方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反映了从事计算机科学、虚拟仿真教育等领域的老师们学术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成果丰硕。大家普遍认为报告内容丰富,富有启发性,收获很大。


本次大会得到深圳市华为(依格欣)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瀚特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赞助。